一、行业概述
游戏翻译是指对海外的手机/网页游戏进行本地化翻译处理。目前国内的游戏公司集中于北上广深四个城市,游戏本地化翻译不仅需要译者熟悉各类游戏术语比如BUFF、CD、Gank等等,还需要了解文化背景、游戏装备、对话的具体含义等,并对其精准翻译,让游戏文本阅读更通畅。下面介绍两个做好游戏翻译需要注意的点。
二、翻译要点
1. 文化背景
游戏翻译往往涉及很多文化背景知识,语言习惯以及表达方式,也会涉及创译内容,所以对于译员的文化知识储备、搜索能力和中文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。特别是特定类别的游戏,可能涉及历史、国学、战争、兵器、等特定知识,需要译员结合自己的兴趣点量力而行。如《魔兽世界—熊猫人之谜》中,翻译将Lorewalker Cho翻译为游学者周卓,Lorewalker Cho在游戏大陆中四处走动,是个文采斐然能说会道的人物,古时将四处行走并体验生活学习的人称之为游学者,该翻译可谓十分贴切。[1]

游戏《魔兽世界—熊猫人之谜》宣传图
除此之外,游戏翻译为了接地气,还经常会将原文意译成当地人更熟悉的“梗”。比如神秘海域4的翻译中出现了“氪金”二字,“氪金”一词最早出现在《魔兽世界》,最初只是作为一个名词出现。随着日式“课金”游戏的流行,因为发音相同,“氪金”一词逐渐演化成为了一个动词。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,翻译将美式英语的笑点转化成了中国的笑点,可谓是“神来之笔”。[2]

游戏《神秘海域4》截图
再比如游戏《守望先锋》里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台词,麦克雷的“午时已到”,英文原文是“It’s high noon.”,来源于美国西部片,片中的牛仔一般选在正午时分决斗,而汉化后的“午时已到”又是我国古代行刑时用语,翻译将二者结合,不得不说是很绝妙翻译!

游戏《守望先锋》麦克雷
译员要储备背景资料,丰富语料库,下苦功夫才能翻译出“原汁原味”的译文。
2. 深度试玩
游戏的翻译与文学翻译、自然科普类翻译不同,游戏的许多技能、装备的名称、术语具有特殊性,因此游戏翻译者一定要懂游戏。在进行3-7天的深度试玩后,游戏翻译者能了解游戏的剧情、人物关联、对话风格、游戏世界观和价值观,这样翻译出来的译文会更准确、更完整。
即时战略电脑游戏《魔兽争霸3》中有一个角色——侍僧(Acolyte ),在英文里“Acolyte”的本意是侍从、助手,但在魔兽争霸中,它被翻译成了“侍僧”。译员将英文原意与角色的僧侣身份结合,让角色的名字更独特,更接近角色的身份。

《魔兽世界3》侍僧
深度试玩还能帮助译者清晰游戏剧情脉络,翻译得更流畅。游戏中玩家所看到的流畅的话语,在初期摆在译员面前的,却是一份毫无逻辑的文本,断句、术语全部混在一起,还夹杂着一些附加说明。编译者们需要根据游戏内容来确定词汇的运用和翻译风格,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“上下文联系”。

某游戏翻译文本[3]
总之,游戏翻译并不是单纯的术语堆叠,有很多是译员自行创译的,译员经过深思熟虑,并与发行商共同协商,最终将游戏完整呈现在玩家面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参考来源(如侵删):
【1】 :论文《浅谈游戏中的翻译特色》,作者:赵越 (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) 中图分类号: H059 文献标识码: A 文章编号: 1009-5349 (2018) 04-0196-02
【2】 :接地气or信达雅?进退两难的游戏翻译 - 火狼的文章 - 知乎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0915384
【3】 :戏翻译也很苦逼呀 - 吕小番的文章 - 知乎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3399127
评论
0/300